京腔诉旧事童眸见山河 北京曲剧《城南旧事》首演
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(记者 高凯)2025年11月4日、京腔旧事5日晚,诉旧事童山河首演北京市曲剧团携新创北京曲剧《城南旧事》亮相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,北京以独有的曲剧京腔京韵重现北平记忆,为观众铺展一幅兼具文学深度与地域风情的城南舞台画卷。 北京曲剧《城南旧事》改编自作家林海音经典同名小说,京腔旧事延续原著“淡淡的诉旧事童山河首演哀愁,沉沉的北京相思”基调,通过小英子的曲剧童真视角,以“成长与离别”为核心纽带,城南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末,京腔旧事北京城南的诉旧事童山河首演几段童年往事,展现了老北京的北京风土人情和人间百态。 据了解,城南建组之初,剧团特邀北京作家协会理事、知名主讲人兴安授课,深入剖析了作品的文学价值;编剧兼导演白爱莲,熟知演员潜力,改编的剧本既忠实原著鲜活人物,为每个角色预留充足表现空间,又深度融合北京曲剧“以京腔演京事”特质。 排演期间,主创团队围绕主题反复打磨,不仅保留“井窝子水流”“驼队铃声”等老北京意象,更巧设叙事机关:以作家林海音自述式开头引入,让其在剧中串场连接。唱词设计亦贴合人物特质,英子与父亲的抒情唱段突破传统曲牌限制,以更灵动的歌词形式呈现,实现文学性与戏曲性的统一。 此前曾成功执导北京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的白爱莲,延续“虚实相生”创作理念,以“童年在时间之外”为核心表达,采用意识流手法打破传统戏剧结构,同时强调“作品需兼具民国质感与时代超越性”。舞台调度借鉴电影《城南旧事》的散文式美学,通过英子的回忆视角自然切换场景,无场次流动设计让胡同、荒园、学堂等场景如记忆碎片般铺展;表演风格则追求“现实性与趣味性并存”,弱化激烈戏剧冲突,以生活化表演传递深沉情感。 剧组还邀请曲艺专家指导,确保京韵对白与曲牌唱腔的韵律契合,让每段表演既浸润老北京烟火气,又跳出单一时代局限,引发跨年龄层观众共鸣。作为北京唯一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,北京曲剧《城南旧事》的表演突出“唱中带说、说中融唱”特质:唱腔以单弦曲牌为骨架,融合大鼓铿锵与琴书婉转。 作曲顾静媛为角色量身打造“一人一韵”的听觉体系:秀贞唱段融入“云苏调”的悲婉,小偷自述采用“数唱”的急促,同时将民国歌曲、传统曲牌、民谣风格杂糅,通过精心配器与音乐过渡实现曲风统一。剧中既有《送别》的经典旋律变奏,也有原创民谣式唱段,既保留时代印记,又具备当代审美张力。 针对小剧场空间特点,舞美团队以“质朴有质感、简单隽永”为原则,打造兼具意境与哲学意味的视觉特色:舞台核心是一扇插在蓝色沙丘上的“门”——既是记忆之门、生死之门,也是内心之门;蓝色沙丘既是孩童嬉戏的场所,又以流沙象征时间流逝,更借蓝色暗喻大海的辽阔;空间支点则是各式旅行箱,暗合“人生如旅”的隐喻。(完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内蒙古唯一“拆弹玫瑰”王明杰:于无声处护平安
- 好吃又好逛,全运会倒计时,一起玩转大湾区!
- 今日辟谣(2025年10月24日)
- “看起来像火星”!山火烟雾吞没纽约,空气质量达40年来最差
- 俄乌激战红军城,数千乌军正陷入重围
- 教育合作育英才 湾区奔涌新活力
- 刘启宇|做强主阵地 做优新平台 挺进主战场
- 昆明警方通报“校外男子在一高校自杀身亡”,“被导师压榨”系谣言|破谣局
- 东西问丨印尼汉学家韩善美:我为何研究中国形象?
- 观赛、打卡、品特产……跟着十五运会游云浮|粤游粤好运
- 澳媒:中国的政策综合了“和”与“仁”思想,西方需认清中国
- 骨质疏松症早了解,别等骨折才重视|世界骨质疏松日
- 山西警方破获“2001.9.15”抢劫杀人案 潜逃24年嫌犯落网
- 今日辟谣(2025年10月28日)
- 湾区三分钟丨“元老级”全运场馆如何“怀旧”又创新?
- 瑞媒:北约、瑞典和土耳其将于14日举行会议讨论瑞典“入约”问题
- 东西问丨何文义:十五运会如何助推“粤港澳体育湾区”建设?
- “根治”高血压、“攻克”癌症、“替代”胰岛素?假!中消协提醒→
- 俄称击退乌军攻击 乌称在巴赫穆特推进
- 骨质疏松症早了解,别等骨折才重视|世界骨质疏松日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